虚拟仿真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学习内容。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开展了退捕渔民转产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社会培训。

——卢致俊

近日,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江西南昌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召开。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到场参会,校长曾青生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九江职院:船舶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的分享报告。

会后,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卢致俊接受了未来职教的专访,解答了有关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问题。

未来职教: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设职业教育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您能介绍一下基地当前的建设情况吗?

卢致俊:我校正在积极建设国家“双高学校”,船舶工程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两个专业群。我们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依托船舶工程这个专业群。

因为船舶专业群需要针对很多船舶大型零部件进行教学和实训,但它们数量庞大、结构复杂,有的设备还更新换代快,有的教学存在高风险、高损耗等特点,那么虚拟仿真就很好的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对实际设备的损耗,还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实操机会。

我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规划的建设周期是2021年至2023年,目前建设已经完成一半,预计2022年就可以实现硬件建设基本完工。项目总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体量很大,这个项目不仅是条件资源建设,还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能、推动三教改革、增强服务能力的综合性项目。

基地主要包括“一个平台三个中心”,其中VR虚拟仿真平台用来实现对教学资源和实训教学的集中管理。VR专业实训中心包括对接船舶产业链的可视化设计、智能化生产、集成化装调、数字化检测等五大功能实训教学区。VR教学中心包括VR智慧教室、VR资源开发部、VR展示体验中心。还有“特色VR教育中心”,面向校内外开放,包括两大场馆,一个是红色文化馆,一个是船舶科技馆,以VR的形式展示宣传赣鄱红色文化和船舶军工发展,两个馆的建设也符合船舶专业群培养又红又专、胸怀兴船报国之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未来职教: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应用,您有哪些理解和经验?

卢致俊:有的,首先就是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顶层设计,后续的建设将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所以我们必须要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动向,找准产业发展新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推动船舶产业向数字化船厂和智能化船舶方向发展。所以我校根据行业企业调研,对接船舶产业链,将船舶专业的实训基地分成了可视化设计、智能化生产、集成化装调、数字化检测和智慧化航运5大功能区。

除了把该建的场地和资源建起来,还要深入推动场地和资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所以我校聘请了一些VR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老师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使用设备资源,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开发一批VR课件资源,发挥出场地设备的最大效用,避免成为“样子工程”。

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在南昌,对于江西省内院校来说,是一个天然的便利条件。我们也有幸承接了焊接及自动化项目的教学资源开发,并派出老师在这里挂职,我校学生也有幸来到这里体验和学习。对我们来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索学习的机会,也为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未来职教:对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未来发展您是如何看待呢?

卢致俊:虚拟仿真技术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虚拟仿真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例如VR课件使原先只能在图纸上呈现的理论知识点鲜活了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VR课件融入在线课程,提高了我们混合式教学的质量,促进了课堂革命。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在尝试着用虚拟仿真的手段进行技能考核,为实体考核提供有效的补充。

它不仅可以用在学历教育上,还可以用于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等等。

未来职教:目前长江流域推进大保护战略,渔民不能在长江流域捕捞作业,渔民主要从事的就是捕捞工作,如何解决渔民的再就业问题呢?

卢致俊: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内河船员培训基地,我们建设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退捕渔民提供了转产培训再就业的机会。最近一年共有11期500多名渔民接受了转产培训,通过虚拟仿真实训与实地培训相结合,帮助渔民掌握新技能,获得从业资质,95%以上学员实现了再就业。

我认为我们现在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自身的不断成熟和深入推广,它在各个领域的融合会带来很多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