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我国以“四点一线一面”为重点的区域教育创新试验中的关键点。近年来,教育部和江苏省多次在苏锡常布局试点试验,为常州打造“中国职教名城”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与实践。近日,教育圈团队走进常州,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眭碧霞进行专访,并就院校发展以及双高计划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教育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学校,都有哪些特色专业?在推动高质量办学上有哪些亮点与成果?

眭碧霞:我校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创办于1962年,初名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由我国现代杰出实业家、著名爱国民族工商业者、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刘国钧先生捐资创建。2000年,由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合并升格20年来,我校紧紧围绕立足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定位,深耕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动服务信息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等重要荣誉,连续四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走出了一条依托行业办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专访视频(点击播放)

2019年,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成功步入全面建设“双高院校”的办学新阶段。新阶段要有新作为,我们在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瞄准国家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强国战略,综合“信息特色”办学积淀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迫切需求,确立了“1(专注工业互联网)、2(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3(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4(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办学举措。

我们以软件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为抓手,深耕7个工业互联网专业群,打造“产学研创”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并相继承接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形成了行业特色专、学生技能精、社会评价高的特色优势。

教育圈: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学院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眭碧霞:根据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校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办学的主旋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服务产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导向,瞄准世界职业教育高水平学校,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和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党建思政、专业集群、产教融合等十大任务,重点实施三杰红色培训基地建设、工业互联网特色打造、产业学院建设等十大工程。

力争到2025年,学校办学实力更加雄厚,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成果更加丰硕,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品牌彰显,智慧校园全国领先,有效支撑“制造强国”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全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成为中国信息类高职院校的领跑者!

教育圈:随着国内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未来几年国内智能制造产业将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对此,学院有哪些措施来应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眭碧霞:常州以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著称,国家制造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6个,207个中类中有189个,666个小类中有598个,这几年已经出现了人才短缺。常州的智能制造人才紧缺是国内智能制造人才缺口的一个缩影。

我校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区域高端装备、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围绕学校聚焦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进行专业调整,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2018年立项建设教育厅“江苏省高职院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业大数据与工业智能技术开发中心”,2019年立项建设省发改委“江苏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立项项目名单-面向云制造的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为培养智能制造产业人才打好了体系化建设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短缺提供人才助力,我校主要通过抓好平台建设;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推进教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岗课赛证”融通6项举措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应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学生通过实践参加比赛 郝作嘉/摄

教育圈:技能学习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立身之本,在提升学生技能学习,加强学生实践与应用方面学校都有哪些举措?

眭碧霞:在加强学生实践和应用方面,学校主要落实了5项举措:

1.坚持学生中心,深化职业教育课堂革命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推进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小班化分层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探索学生增值评价。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岗课赛证”融通,将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技能大赛要求融入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推进课程思政,思政育人融入所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

2.促进专创融合,搭建学生课外实践平台

针对活动阶段性、赛事单调性、载体缺个性等问题,学校对活动、大赛、载体等要素进行个性化组合,打造“三化”课外实践平台。在做好面向全体普适教育的同时,关注个体个性化需求。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创响常信”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组织层次化的“创赢常信”赛事,实现“以赛促学”全覆盖,为学生提供吻合其愿、适应其能的展示平台;搭建类别化的“创在常信”载体,建好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按其所需、各尽其才的实战平台。

3.整合多方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

学校先后牵头苏州三星、苏州工程师协会组建“三星学徒班”,牵头苏州博世、德国工商协会组建“博世学徒班”,构建 “行-校-企”三元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了实现学校共性培养和企业个性培养的有机融合,在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一批制造类企业成立学徒制联盟,专业集群对接企业联盟,汇集企业联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行-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企业联盟构建分时段、分模块交叉融合的渐进式、校内外协同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并引入AHK等行业权威证书和行业协会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4.加强课证融通,实施“1+X”证书制度

学校把“1+x”证书试点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将试点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结合证书考核标准,改造原有课程内容、新建专门培训课程、开发证书培训教材、案例库、习题库等,形成一批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将1+X证书所需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转化为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并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了“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适应性。2年多以来,学院共申报了33个证书试点,覆盖专业37个,专业覆盖率达到75.5%。

5.面向优秀学生,实施杰出人才培养

组建各类创新实验班级,立项学院名师工作室等,学生经选拔或双向选择方式,加入各类创新实验班和工作室,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实践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国际知名企业证书认证等为载体,深入学习掌握专项技术技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着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育圈:江苏省的职业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也一直承担攻坚克难的重任,在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痛点和难点问题?学院又是如何解决的?

眭碧霞:发展的过程必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近些年我们首先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产教融合宏观政策落地难,机制体制突破难,专业产业衔接难。

我们从共同寻找符合各自内生动力的合作点出发,探索校企紧密对接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一是理顺校企合作关系,明确职业院校在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中的定位,发挥学校专业在技术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面向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和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共建、共管、共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新技术展示与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平台,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科技服务、项目开发、技术培训和产品研发,在帮助上游企业开展技术推广、下游企业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

二是优化共同体实践的运行机制,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管理运行、产学研创融合、专业联合共建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机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资产、人员、成效等一系列问题,保障学校与上游企业的技术推广关系,与下游企业的技术应用关系,使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模式持续发挥作用,实现校企资源互助、师资互补、技术推广应用渠道畅通与校企合作成效互利共赢。

其次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技术服务水平提升难,技术转化教学难

学校通过两大措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分别是加强校企混编结构化团队建设,以及推进“双师双进”工程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程两大重点工程。

一是团队混编研发关键技术。整合企业和学校科研力量,组成高水平关键技术研发团队,以横向课题与重点企业开展定向技术攻关。二是校企协同加速转化应用。基于常州市中小制造业技术升级需求,推进底层应用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加速核心技术的落地转化。三是以研促教助力人才培养。支持校企共同开发基于项目成果的专业(实训)课程,制作课堂教学案例、技术服务案例和实习实训素材,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

参观学院实训平台 郝作嘉/摄

教育圈:常州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基地,职业院校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建设单位,学院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眭碧霞: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学校坚持以培养工业互联网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服务发展平台建设、服务发展项目开发,构建技术创新与研发服务体系,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对口支援与对外交流服务。并依托学校自身优势重点从五个方向入手,全力融入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上来。

1.通过产学研创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依托信息产业园,建设众创校企联合管理服务中心,促进产学研创有效融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通过联合行业、区域知名领军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研发源头、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之链,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与此同时,通过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学研创实践综合平台,充分吸纳整合工业互联网及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和平台资源,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2.依托产教创新联盟,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牵头中国软件产教联盟、长三角软件职教集团,联合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和80多家企业,通过“方案共享、资源共享、标准共享”,引领与协同区域内软件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评估、宣介、培训等服务,牵头组建常州工业互联网产教创新联盟,搭建工业互联网的合作与促进平台,整合相关要素和各方资源,共同打造区域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整合优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3.紧跟信息技术产业,服务行业企业发展

学校紧跟信息技术前沿,与华为、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等信息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订专业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师资团队、共同培养信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成立信息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大数据产业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主动在信息科学的技术化和信息技术的产业化链条上寻找位置,通过应用技术研发,为区域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行业企业发展。

4.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

学校集成信息产业园、双主体学院、技术应用与服务中心等相关平台功能,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加强与企业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和与创新创业的有效衔接。

通过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推进“科技成果价值增值工程”,启动“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建立“高价值科技成果库”,提升现有孵化体系功能与品质,促进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对接,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经济优势,服务江苏创新发展。

5.构建社会服务中心,建设社会服务体系

以常州地区企业为重点,与市、区、街道、乡镇等合作,成立一批行业培训学院,特别是落实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为城市和乡村输送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企业一线员工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社区工作者培训、社会人员培训、退伍军人培训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形成职前与职后并重的办学模式,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中心 郝作嘉/摄

教育圈:近些年,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这些项目的推进与落地将给院校的发展带来哪些优势?

眭碧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和省教育厅提出的“留学江苏”的号召,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全力扩展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现有全日制留学生和语言生近200人,促进了各国留学生的到来,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常信校园碰撞、交流、融合。与泰国高职院校开展“1+2”分段联合培养留学生项目,在老挝开设“新东盟语言培训中心”,在南非开设“鲁班工坊”,为当地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全球视野、能“适合岗位需求”“适应国际品牌”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这些项目的推进与落地也给院校的发展带来很多优势:

1.创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国际规则、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探索出一套跨境流动、跨国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和“理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培养国际化人才。

2.倒逼了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

在职教“走出去”过程中,依托项目,通过重点专业群国际化建设,创新开发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国际视野、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推向新高度,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激发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活力

随着职业教育走出国门,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者和输出者,学校实现国际化办学重心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提升”,通过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引入外部竞争并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教育圈:前不久,常州市召开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眭校长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学院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希望取得哪些进展和成果?

眭碧霞: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州始终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战略位置,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此次常州市召开职业教育大会,充分体现了常州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一贯重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 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和“532”发展战略的殷切期望。

作为在常高职院校中的国家双高建设单位,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率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探索,聚焦常州、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专注工业互联网产业,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全力达成双高建设各项目标,承接好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任务、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重大任务为主线,努力找好服务常州产业升级发展的对接点,深度参与常州市“532”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启高职本科试点建设新征程,引领常州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和服务常州“532”发展战略做出常信应有贡献。

出  品:教育圈
撰  文:郝作嘉
视频编辑:杨博文
一审编辑:李思凡、曹 艳
二审编辑:付美玲、杨 帆
执行主编:郝作嘉
主  编:陈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