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2022年5月25日 18:22 来源:丁浩轩

有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一直在困惑一个问题,学生学不会,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

直到几天前,因为疫情学校进行线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与学生进行低门槛互动,随时公屏打字签到。

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学习不好,在教室上课完全跟不上的学生,居然在上网课时无比活跃,反映到作业和考试上的学习效果也是进步十分巨大。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区别在哪呢?

在与学生深度的交流(机智的套话)后,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网课的优势在于,他可以回放,回放可以暂停,可以快进。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陈鹤琴老先生的这句话,前半句我是十分认同的。

如果给一个学生足够的时间,那么他学会某一知识点的概率将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关键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无法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足够其学会这个知识的时间。

许多学生上课时无法和老师讲课的节奏同步,这也是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上课时需要把控的不是自己的讲课节奏,而是学生的听课节奏。

让接受能力强和接受能力弱的学生,面对同一个课堂,这很残忍,却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事实。

网课给了同学们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反复观看,在第二次、第三次观看老师上课视频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暂停想一想,或反复观看这一部分;遇到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还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这种由学生自己掌握获取知识的节奏的方式,十分吻合学生自己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可以获得班级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

所以,学生学不会的主要责任不在学生和老师这两个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在于时间,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教师传授知识的速度二者之间的匹配度。

还是那句话,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我们的网课恰巧解决了这一问题,但除了网课以外,我们要如何帮助这些“学不会的孩子呢”?

笔者这里浅显的提出两种方法,一是优化教学,二是增加学习时间。

优化教学方法不必多说,如何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快速学习新知识一直是所有教师面临的课题。

我们来说说如何为每位学生匹配适合他的学习时间。

在线下教学,我们的课堂当然不能随时“暂停”,随时“回放”,但课后的时间却都是学生自己的。

现在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这个“复习”在师生的概念中,更多的是“温故知新”的过程。

而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希望学生课后做的不是“复习”,而是“继续学习”。

将课上没有听懂、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拿出来,继续学习。而不是将学会的知识拿出来温习,加强记忆和理解。

学生可以利用课堂笔记、课后答疑、辅导书等可供其课后继续学习的资源,再现教学过程,继续接受知识。

多年以前我听过这样一个讲座,主题大概是,我们要在面对“笨小孩”时,多对其加以表扬和鼓励。现在想来,我们的表扬和鼓励,落到这个孩子身上变成了什么?是不是变成了动力,孩子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反复学习的动力。

(作者:丁浩轩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教育领域编辑)